早期的網路拍賣賣家,不少是以做副業賺外快的方式經營,小額批發商品來賣,也有人是直接將家中多餘的東西出清,這些都算是簡單型的拍賣模式。不過,近來,已有越來越多人把網路拍賣當成一種發展自己事業的跳板,因為網路拍賣除了可以增加收入外,更能以較低的成本來完成創業的夢想,所以逐漸發展成目前嶄新的經營型態。對此現象,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也在2009年11月份針對網友進行網路拍賣行為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研究期間為11月11日至11月13日,總計的有效樣本共5,308位。研究中發現,超過八成(86.5%)網友曾在網路上購買商品,有四成(42.2%)網友曾在網路上賣過商品,僅有一成的網友不曾在網路上買或賣商品。這也再再的顯示出網路拍賣這塊市場大餅已成為名眾生活的一部份。
對於拍賣網站的顧慮方面,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表示最為擔心網路交易糾紛(56.2%)與網路詐騙(55.5%)等主要兩大因素,此外也有四成受訪者表示不曾在網路上買或賣商品的原因為擔心個人資料外洩(48.8%)、擔心收到的商品跟網路上看到的不一樣(48.6%)以及還是習慣親眼看到商品(43.6%)等原因,交叉分析過後,發現「擔心網路詐騙」的受訪者以35-39歲族群的比例較高,「擔心個人資料外洩」則是以25-29歲、35-39歲有較高的傾向,「擔心收到的商品跟網路上看到的不一樣」則是以女性、30-34歲的受訪者的偏好較高,而表示「還是習慣親眼看到商品」則是40歲以上的傾向較高。
在網站的使用情形方面,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最常在「Yahoo!奇摩拍賣」(71.3%)購買商品,超過五成的受訪者最愛在「露天拍賣」(53.7%)拍賣商品。深入研究過後發現,較常在「Yahoo!奇摩拍賣」購買商品的受訪者,原因為使用人數多以及習慣的比例較高;較常在「露天拍賣」拍賣商品的受訪者,則是因為介面平台免付費的傾向較高。商品方面,在「Yahoo!奇摩拍賣」購買商品的受訪者,較常購買女性精品與服飾、男性精品與服飾、美容保養或保健商品以及美髮用品的比例較高;在「露天拍賣」拍賣商品的受訪者,較常拍賣玩具與電玩寶物、圖書雜誌文書、偶像明星商品、日常生活用品與DIY手工藝品等商品傾向較高。
目前坊間的小額付費機制五花八門,舉凡Hinet、SeedNet、郵政PEC卡、Upass數位交易卡、亞洲全通卡、華義網元、台灣大哥大手機付費、中華電信839手機付費、EZpeer、中華國際傳呼電話付費、0204電話付費系統、OKpayment、王山銀行ecoin等皆是,依資料顯示,受訪者在網路上每個月的平均花費也是以不到1000元(81.2%)的小額花費為主,種類繁多的結果以優點亦有缺點,要同時選用多種付費機制不但管理不便也增加了龐大的工程維護成本,甚至連帳務處理都變得十分繁雜,此外,交叉分析後發現,每月平均購買金額為「101-500元」的受訪者又以24歲以下或是學生受訪者的傾向較高,繁多網路付費機制對於拍賣網站的消費是否合適?這也是值得探討的重點。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研究發現,有將近八成受訪者認為會使用網站來拍賣商品的原因為「當作第二個工作,增加賺錢管道」(78.5%),其次則是「網路拍賣為自己目前的正職工作」(30.2%),第三則是因為「舊東西/沒用到的新品賣給需要的人」(17.1%),深入分析過後發現「當作第二個工作,增加賺錢管道」與「想將自己製作的東西放在網路上賣」則是以19歲以下的受訪者傾向較高,而「舊東西/沒用到的新品賣給需要的人」則是以20-24歲有較高的傾向,普遍來說,偏好網路創業的受訪者相對來說,年紀偏輕。對此現象,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於11月19日時,宣佈計劃在明年提出「潛龍計畫」,計畫內容是希望對網路拍賣業者提供融資協助,期望對於這種興新的消費模式,提供必要的資金動能,對於網路創業者來說,不失為一大利多。
Yahoo!奇摩拍賣於2009年11月17號新聞上宣佈收取3元刊登費與3%成交費,而露天拍賣日前也宣布跟進收取1.5%成交手續費,引發賣家不爽出現新一波移民潮,此現象會降低在網友在網站購買意願的原因主要有「收到商品跟預期不一樣」(59.3%)、「個人資料外洩」(58.7%)與「產生交易糾紛」(57.8%);此外,收取「手續費」亦佔有(50.1%);且最擔心「手續費」的受訪者則以以30-34歲的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