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五年前,Facebook開始風靡台灣網路世界,也帶起了社交媒體的風潮,無論是部落格、微網誌或是單純的社交網站,配合著科技的進步、行動裝置的興起, 不但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在人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根據創市際ARO/MMX觀察,在2013年3月份,台灣網友造訪社交媒體類別的%到達率為96.6%(見圖一),相當於100個人只有不到4個人沒造訪過社交媒體類的任一網站;平均每日會有666.8萬人造訪社交媒體類別,平均每日造訪停留20.3分鐘、瀏覽30.8頁,這幾項數據與其他類別比較都是名列前茅,或許說明了社交媒體已經深植在台灣使用者的心中。

觀察台灣平均每日造訪人數前十名的社交網站使用狀況,在平均每日造訪人數方面,Facebook以334.5萬人遙遙領先(見表一),人數次高的則是(U)Yahoo!奇摩部落格,平均每日有將近140萬人造訪;在平均每日造訪瀏覽頁數與停留時間方面,領先的一樣還是Facebook,接著則是噗浪、新浪微博,由於這兩個網站的概念類似Twitter,屬於微網誌社群網站,較多使用者會停留在網站上分享及關注好友狀態,故每日使用量也較其他社群網站來得多。

最後,以Segment Metrix觀察社交媒體類別的重度與中度使用者對於百大網域群的造訪傾向,Segment Metrix依照使用者在各個類別的使用時間作排序,使用時間前20%為重度使用者,中間30%為中度使用者,最後50%為輕度使用者;社交媒體類別的重度使用者對於百大網域群中造訪佔比最高的網站是「Life生活網」(見表二);佔比次高的「Federated Media Publishing」與旗下的圖片分享網站「IMGUR.COM」有關。佔比較高的網站除了與網友單純分享圖文、訊息,或是點選好友、粉絲團的分享內容有關之外,像是Life生活網、卡卡洛普和開眼電影網都在文章頁面中加入社群分享的快速鍵,噗浪更是可以綁定Facebook作同時發佈動態的功能,種種功能都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分享給社群好友,也讓網站內容可以一傳十、十傳百的發揮社群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在2013年3月份,台灣社交媒體類別的%到達率為96.6%,平均每日造訪人數為666.8萬人,而平均每日造訪停留20.3分鐘、瀏覽30.8頁;前十大社交網站中,Facebook每日有334.5萬人造訪,在平均每日造訪人數上領先,至於在每日造訪停留時間與瀏覽頁數方面,最高的依然是Facebook,再來是微網誌社群類型的噗浪和新浪微博;最後以Segment Metrix分析社交媒體類別的重度使用者對於百大網域群的傾向程度,除了分享連結、圖文或是影音的網站之外,還有一些網路新聞、電影與歌詞的資訊網站,甚至行動通訊軟體的相關網站佔比也相當高。

社交網站不但讓聯絡好友變得容易,更從分享與社群的概念,拉近人與人的距離;網站主與廣告主不妨也從「分享」與「社群」的觀點下手,與消費者有更多的互動,除了可以分享給越多人知道,也可以用朋友的角度聆聽消費者的聲音,進而攻佔使用者的心佔率,達到更有效的行銷。

*comScore的流量稽核系統Unified Digital Measurement(UDM)結合樣本推估(Panel)和網站普查(Census)兩種方法,邀請網站主安裝追蹤程式碼於個別網頁上,並在該網域名前依unified程度加註(U)、(u)。

*指標定義:
1. %到達率 (%Reach)
調查期間內,至少到過觀察目標一次的網友數佔全體上網人口的百分比。
2. 平均每日造訪人數 (Average Daily Visitors)
調查期間內,平均每日造訪過觀察目標的人次。(單位:千人)
3.平均每日造訪瀏覽網頁數(Average Pages per Usage Day)
調查期間內,研究目標的網路使用者平均每日造訪的瀏覽網頁數。(單位:頁)
4.平均每日造訪停留時間 (Average Minutes per Usage Day)
調查期間內,研究目標的網路使用者平均每日造訪的停留時間。(單位: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