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年輕世代屬於草莓、水蜜桃這一類的水果族,媽媽der寶貝,溫室der植物,嬌生慣養,外表光鮮亮麗,但耐壓性很低,禁不起碰(一ㄚ)撞(ㄓㄚˋ),一摸就爛惹。可是施主,一根手指罵人,四根指著自己,有沒有想婊人結果帽子根本戴錯的八卦?
來,請坐: Read more
在2012年01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人力銀行網站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01月09日至01月10日,總共回收了3,362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61%,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1年11月台灣地區人口之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在目前環境下的規劃為何? A: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規劃「培養第二專長」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規劃「培養第二專長」;其次為「在目前工作上更努力以求良好表現」(29.3%);再來則是「繼續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25.5%)。
規劃「培養第二專長」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在19歲以下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規劃「在目前工作上更努力以求良好表現」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在19歲以下、職業為家管、退休、待業等其他職業狀態的受訪者比例較為突出。
在職場上最需要具備的條件為何?A: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須具備「抗壓能力」
針對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進行調查,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在職場中必須具備「抗壓能力」;其次為「態度」(30.0%);第三則是「責任感」(29.9%)。
認為在職場中必須具備「抗壓能力」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在20-24歲及35-39歲之受訪者居多。
認為在職場中必須具備「態度」的受訪者中,以居住地在中部的受訪者比例較為顯著。
認為在職場中必須具備「責任感」的受訪者中,以居住地在中部的受訪者比例較為顯著。
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產業為何?A:超過一成五的受訪者心中最理想的產業為「電子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進一步調查受訪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產業,超過一成五的受訪者心中最理想的產業為「電子資訊及通訊傳播業」,例如:出版業、電信業、電腦系統/軟體整合服務業、資料處理、網站經營;其次受訪者會採用「公共行政及國防」(12.3%),例如:政府機構 (含警察機構)、民意機關、國防事業、國稅局、環保署、職業軍人等;第三為「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9.0%),例如:律師、代書、會計、攝影、室內設計或其他專門設計、顧問服務、研究發展、廣告、市場研究、檢驗。
認為「電子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為最理想產業的受訪者中,以男性、職業為學生及家管、退休、待業等其他職業狀態、居住地在中部的受訪者比例較顯著。
認為「公共行政及國防」為最理想產業的受訪者中,以女性、職業為有固定工作、居住地在南部的族群比例較為顯著。
認為「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為最理想產業的受訪者中,以居住地在北部的族群比例較為顯著。
在2011年04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人力銀行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04月29日至04月30日,總共回收了3,723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56%,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1年03月台灣地區人口之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非自營商及軍公教人員之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中,三成的受訪者表示最重要的是「在目前工作上更努力以求良好表現」(30.9%);其次選擇「培養第二專長」(30.6%);第三高的選項則是「繼續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23.4%)。
選擇「培養第二專長」之受訪者,以居住地在中部的比例較顯著。
職場上需要具備的條件?A:三成五的受訪者表示「態度」最重要
再詢問全體受訪者,什麼是職場上需要具備的條件,受訪者選擇「態度」(35%)是最重要的;第二高的選擇是「責任感」(32.3%);再來則是「抗壓能力」(32%)。
選擇「態度」之受訪者,以年齡層在24歲以下、職業為學生的比例較顯著。
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產業?A:一成二的受訪者選擇「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另外再詢問全體受訪者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產業為何,一成二的受訪者覺得最理想的產業為「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12.8%);其次為「公共行政及國防」(12.7%);第三高的產業則是「資訊及通訊傳播業」(12.2%)。
選擇「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在19歲以下、職業為學生的族群比例較高。
選擇「公共行政及國防」的受訪者中,以女生、年齡層25-39歲、職業是有固定工作者、居住地在南部的比例較為突出。
選擇「資訊及通訊傳播業」的受訪者中,以男性、年齡層19歲以下、職業為學生的比例較顯著。
如何得知工作就職消息? A:104人力銀行比例最多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2009年12月進行了國人就業規劃之調查,調查期間為2009年12月19至21日,總共回收5,103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37%,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公布2009年11月台灣地區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研究結果顯示,有將近四成的受訪者表示得知目前工作就職消息的主要管道為「104人力銀行」(36.7%),其次為「透過親友介紹」(32.1%),第三則是「1111人力銀行」(22.1%),排名第四則是也有超過兩成的受訪者表示是透過「看報紙/雜誌」(20.4%)得知目前的工作資訊。
進一步交叉分析後,得知目前工作就職消息的主要管道為「104人力銀行」之受訪者以20-34歲的年齡層比例較高。
「1111人力銀行」的受訪者以20-24歲或學生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目前工作的產業? A:前三名分別為傳統製造、一般服務與電子資訊
調查發現,目前受訪者工作的產業以「傳統製造」(19.0%)比例最高,其次則為「一般服務」(17.9%),第三則為「電子資訊」(14.5%)的傾向較高。
工作產業為「傳統製造」的受訪者以男性或35-39歲的傾向較高。
工作產業為「一般服務」的受訪者以女性或40歲以上比例較高。
工作產業為「電子資訊」以男性、25-34歲或有固定工作者之受訪者比例較高。
未來一年是否想要換工作? 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沒打算換工作
金融海嘯的影響,加上現在收入與過往相比差很大,因此,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調查受訪者在未來一年是否有想要換工作的打算,但結果發現有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一年是「不打算換工作」(50.2%),有二成六的受訪者表示「會換工作,但仍是待在相同的產業裡」(26.4%),但也有二成三的受訪者表示在未來一年「會更換工作,且轉換到其他產業去」(23.4%)。
「不打算換工作」的受訪者以男性、40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有較高傾向。
「會更換工作,且轉換到其他產業去」以女性、29歲以下或學生之受訪者的傾向較高。
想轉職的原因? A:原因以新資太低比例最高
受訪者表示會想要轉職的原因以「薪資太低」(45.1%)的比例最高,其次為「福利太少」(34.0%),第三則是「未來缺乏保障」(31.1%)。
原因為「福利太少」的受訪者以20-24歲年齡層傾向較高。
想轉換到哪個產業工作?A:公家單位
由於經濟不景氣,新水調降,公司裁員等等負面因素影響之下,而受訪者又想轉職至哪種產業工作,調查結果發現以「公家單位」(16.3%)最受歡迎,其次則為「一般服務」(12.5%),第三則是「電子資訊」(11.7%)。
想轉換至「公家單位」工作的受訪者以25-29歲或有固定工作者的比例較高。
想轉換至「一般服務」工作則是以40歲以上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想轉換至「電子資訊」工作的受訪者以男性、35-39歲或有固定工作者的比例較高。
職涯規劃?A:培養第二專長之比例最高
大環境的不景氣,又該如何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呢?調查發現三成五的受訪者表示以「培養第二專長」(35.0%)的比例最多,也有將近三成的受訪者表示以「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29.4%)、「加強外語能力的進修」(29.3%)分列第二與第三。
「培養第二專長」以女性、20-24歲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則是以40歲以上的傾向較高。
「加強外語能力的進修」的受訪者以20-29歲或學生的比例較高。
未來想進哪種產業工作?A:前三名分別為電子資訊、一般服務與文教服務
調查發現,一成七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想進「電子資訊」產業工作 (17.4%),其次為「一般服務」(11.8%),第三則是「文教服務」(6.2%)。
未來想進「電子資訊」產業工作者以男性比例較高。
未來想進「一般服務」產業工作的受訪者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高。
未來想進「文教服務」產業工作以25-29歲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景氣是否正慢慢復甦?A:超過六成受訪者表示景氣正在慢慢復甦
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景氣正在慢慢復甦(61.2%),反言之,不到四成的受訪者認為景氣並沒有慢慢再復甦(38.8%)。
認為景氣正在復甦之受訪者以男性、40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比例較高。
認為景氣沒有復甦以女性之受訪者傾向較高。
網友對下半年景氣的看法?A:26.8%的受訪者持悲觀看法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在2009年8月及9月時,針對失業潮和物價的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總計回收樣本數4,063份。研究發現有三成(30.4%)的網友認為下半年「景氣已慢慢復甦」,有(42.9%)的網友則認為「跟上半年一樣」。
由交叉分析中發現認為「景氣已慢慢復甦」的受訪者以電子資訊或金融保險業的受訪者的傾向較高。
認為景氣「跟上半年一樣」的受訪者在從事大眾傳播或旅遊休閒、法律會計、營建土木有較高的傾向。
認為「景氣愈來愈差」受訪者的職業較傾向於批發零售或服務相關、政治社福、農林漁牧、礦石開採。
網友的個人可支配所得是否因景氣和物價波動而減少?A:七成五的受訪者因此受到影響
調查發現逾七成(75.7%)的網友因不景氣而個人可支配所得受到影響,尤其以家庭月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族群傾向較高。
個人可支配所得減少時,網友會減少的部份支出? A:逾七成的網友會減少「樂」方面的支出
當個人可支配的所得減少時,網友會先減少「樂」(74.9%)的花費支出,其次為「育(社交/應酬)」(61.6%)與「衣」(51.0)。
會減少「樂」部分支出的受訪者在40歲以上有較高的傾向。
較傾向減少「育」部分的受訪者在30歲以上的傾向較高。
會減少「食」部分的以19歲以下或是學生受訪者的偏好較高。
網友目前工作狀態? A:約一成的受訪者正在「放無薪假」或「待業中」
以工作的情況來看,目前有五成的受訪者有固定的工作,約近一成(9.4%)的受訪者則是正在「放無薪假」或「待業中」。
而待業族群的前一份工作來自「服務相關」、「電子資訊」、「傳統製造」者較多。目前曾瀏覽過部落格的受訪者在微型部落格上的經營率還不到兩成(15.1%)。
前一個產業是從事「服務相關」產業的受訪者傾向較高的地方在年齡為24歲以下的範圍中。
前一個產業是從事「電子資訊」產業的受訪者則是以30-34歲和40歲以上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男性或是35歲以上受訪者的前一個工作則是在「傳統製造」的產業中有較高傾向。
網友為工作所做的準備? A:待業中的受訪者偏好的準備方式為參加公職考試與企業說明會
網友為了提升競爭力而為自己所做的準備以「培養第二專長」(26.5%)與「學習電腦技能」(20.7%)最多。
目前「放無薪假」的受訪者較傾向於奮虓~雜誌/新聞或參加各類相關座談(企業說明會)。
「自願離職」的受訪者較偏好轉而尋求公職單位(參加公職考試)。
「被資遣」的受訪者的準備方法則是較傾向於參加各類相關座談(企業說明會)。
網友獲取工作資訊管道? A:人力銀行或透過親友介紹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在2008年12月與2009年6月,針對目前有固定工作且非軍公教職業的受訪者進行就業計劃的追蹤調查,2008年有效樣本數為2,506人,2009年有效樣本數為2,986人。
2009年全體受訪者中,得知目前的工作消習的管道以「104人力銀行」(45.4%)最高,其次為「透過親友介紹」(30.9%)、「1111人力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104人力銀行」與「1111人力銀行」和去年底相較分別下滑了17.9%與13.6%,而「透過親友介紹」而找到現有工作的比例上升了6.9%。
透過「看報紙/雜誌」或「透過親友介紹」尋找工作的受訪者以年齡層在35歲以上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透過「1111人力銀行」的受訪者以20-24歲或學生的族群有較高傾向。
未來一年的轉職意願? A:近五成網友想換工作
從想要轉換到其他產業工作的受訪者資料中發現,仍然有接近五成的受訪者在未來一年有轉職的打算,有22.5%的受訪者表示「想換工作,但會繼續待在原來工作產業內」,26.9%的受訪者則表示會「轉換到其他工作產業」;有轉換工作意願但想繼續待在原產業的受訪者比例較去年下降31.2%,也閉O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無換工作打算的受訪者比例上升28.1%。
計劃換工作但「繼續待在原來工作產業內」以專業技術人士(律師/會計師/醫師/建築師/教授/護士)、或產業為電子資訊、大眾傳播、醫療環保、礦石開採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預計「轉換到其他工作產業」以設計工作/藝術創作人士、產業為批發零售、旅遊休閒、農林漁牧、礦石開採傾向較高。
而「不打算換工作」的受訪者以中階主管或高階主管/負責人或產業為法律會計或物流倉儲或政治社福產業者傾向較高。
轉職原因? A:網友覺得薪資太低
進一步詢問一年內有轉換工作意願的受訪者轉職原因,「新資太低」(40.6%)是主因,其次為「福利太少」,(33.3%)與「想跳槽至更有發展的公司」(30.3%)。
覺得「新資太低」的受訪者以藍領(工人/店員/司機/農林漁牧)工作者、或產業為傳統製造、旅遊休閒的族群傾向較高。
覺得「福利太少」以藍領(工人/店員/司機/農林漁牧)工作者、或產業為傳統製造、旅遊休閒、住宿懦�的族群傾向較高。
「想跳槽至更有發展的公司」以中階主管、專業技術人士(律師/會計師/醫師/建築師/教授/護士)或是產業為傳統製造、批發零售、大眾傳播、政治社服的工作者有較高傾向。
求職管道: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8年12月調查民眾就業計畫,在2506位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中,有63.3%表示目前的工作是透過「104人力銀行」獲得,其次為「1111人力銀行」、「透過親友介紹」、「看報紙/雜誌」、「全國就業e網」。
在琳瑯滿目的各種求職管道中,透過哪些管道求職效果會較好呢?此次調查中也特別訪問網友,70.8%受訪者認為透過「104人力銀行」的求職效果最好,其次為「1111人力銀行」、「透過親友介紹」、「全國就業e網」、「看報紙/雜誌」。其中:
「104人力銀行」以30-3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一般白領職員偏好度較其他職業位置高。
「1111人力銀行」以中階主管、高階主管/負責人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全國就業e網」以藍領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看報紙/雜誌」、「政府就業輔導機構」以40歲以上,職業位置以藍領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經濟不景氣環境下的職涯規劃:在這一波金融海嘯的影響下,對職場人士的職涯規劃產生什麼影響?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以「培養第二專長」為首選,其次為「想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加強外語能力」、「專業證照的考取」。認為「沒有任何影響」佔20.3%。其中:
「培養第二專長」以24歲以下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以設計工作/藝術創作人士的偏好度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加強外語能力」以20-29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專業證照的考取」以20-2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沒有任何影響」以35歲以上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以高階主管/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士的傾向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企業因應不景氣的政策:本次調查有固定工作者表示,企業因應不景氣的政策以「人事凍結/遇缺不補」最多,其次則是「減少公司福利」、「停辦尾牙」、「實施無薪休假」。
企業政策下的職涯規劃:根據公司有採取因應景氣政策的受訪者意見,他們以「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為最主要的職涯規劃,其次為「留在原公司,並安排私人活動」、「努力上班求表現」、「到其他公司工作」。
「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以20-2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有休無薪假受訪者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留在原公司,並安排私人活動」以設計工作/藝術創作人士的偏好度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努力上班求表現」以中階主管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到其他公司工作」以20-24歲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創市際就業計畫篇完整分析報表」購買明細表: |
購買項目 |
含稅定價(NT$) |
調查內容分析報告 |
|
單題百分比分析 |
NT$500 |
兩題目交叉分析 |
NT$1,000 |
完整分析報告 |
|
統計分析報表(Excel格式) |
NT$10,000 |
圖表式分析報告(Power point格式) |
NT$30,000 |
※「調查內容分析報告」是針對調查中特定題目的百分比分析, |
|
※「完整分析報告」主要包含(1)各題目百分比分析、(2)基 |
![]() |
![]() |
![]() |
![]() |
var site=”sm2insightxplorer” |
台北,2008年08月11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求職網到達率。
關於創市際
台北,2007年06月14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薪資理財調查。
創市際於2007年6月,與匯豐HSBC Direct合作,針對台灣地區網友進行一項薪資理財調查。執行期間為2007年5月23日至5月30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20歲以上具全職工作身份的網友,共計回收1000份有效樣本。
薪資帳戶依賴高活存利率知多少
本調查針對全職上班族進行調查,發現76.9%的上班族主要使用的帳戶是薪資帳戶。而主要存款都放在薪資帳戶的上班族有57.1%。顯示上班族對於薪資帳戶的依賴程度頗高。
此外詢問上班族對於薪資帳戶的活存利率了解程度,發現僅有近兩成(19.9%)的上班族表示對於薪資帳戶的利率非常清楚。而大部份的上班族都處於一知半解的「大概知道,但不記得正確數字」(56.1%)的狀態,而「不知道」的則佔了24%。而清楚知道或是大概知道薪資帳戶利率的上班族(N=760),有78.4%表示年利率在1%以下 。
對於存款的用途方面,上班族們最主要的目的為「以備不時之需」(78.7%)、「退休生活基金」(58.2%)以及「投資基金」(44.9%),顯示上班族對於存款的用途主要集中在避險行為的儲蓄,積極性的投資理財行為居次。
薪水漲幅不及物價上班族凍薪苦哈哈
近五成的上班族們(49.4%)表示,今年的調薪幅度(或預測的調薪幅度)是0%;表示薪資漲幅有「超過0%-1.5%」的則有25.3%。調查中詢問上班族,針對物價與薪資的漲幅進行比較,81.4%的上班族預測物價漲幅將超越薪資漲幅。
以上數據顯示,上班族對於主要帳戶的使用,多集中在活存帳戶,且處於備而不動的狀態,並未善加利用作為積極理財的工具。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本次調查裡,逾八成上班族對於活存帳戶的了解程度相當模糊,且理財觀趨向保守。在低利凍薪時代的當下,上班族對於個人財務的管理更應由小處著眼;近來金融業者已相中此點,針對活存帳戶服務或利率提出加碼動作,建議業者應更針對市場需求與投資心態,對消費者積極進行教育,讓消費者輕鬆理財之餘,並能促進業者本身的業績雙贏。」
關於創市際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專業市場調查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最全面的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利用網路即時、一對一,且互動性高的特性,提供即時、自動且系統化的線上市場研究整合系統-IX Survey;同時建置台灣最具規模之樣本群研究調查- CyberPanel-Taiwan(目前panel規模超過10萬人),使行銷及專業人士可利用IX Survey機制隨時執行量化以及質化的研究。IX Survey的執行方式為,針對網路固定樣本群進行抽樣調查,為確保調查之代表性,受訪者需經由IX Survey所提供之帳號與密碼等安全機制登入後,方能進行線上作答。此外,創市際與日本GAIN線上市場調查公司策略聯盟,結合其規模約十萬人的固定樣本『Citizen Voice』,同時提供日本地區的市場研究調查服務,成為唯一涵蓋日本市場的panel。
未來創市際將進入中國地區發展網路市場行銷研究服務,屆時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行銷及專業人士可以簡單地透過IX Survey做即時行銷調查了解各市場的消費者特性,同時整合三個市場的CyberPanel,使網路無國界的優勢實際應用於行銷調查研究。
台北,2007年04月26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就業調查 。
創市際於2007年1月,針對台灣地區網友進行一項就業調查。執行期間為2007年1月17日至19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之網友,共計回收6702份有效樣本,本研究針對台灣網友就業與求職相關行為進行調查。
八成四網友網上蒐資訊 搜尋引擎使用率滿意度皆高
在2007年1月份針對大學生以及非職業軍警者(N=5875)進行求職調查,發現有34.9%的網友正在找工作。正在找工作的網友(N=2048)主要使用的求職管道分別為「人力銀行網站」(80.9%)、「請認識的人幫忙介紹」(44%)以及「看報紙投履歷」(36.7%),可見得網路已成為網友主要的求職管道 。
進一步針對使用「人力銀行網站」求職的網友進行調查,發現網友在使用「人力銀行網站」時所遇到的困難,主要為「搜尋不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公司」(71.9%)、「面試時發現工作內容與網站上的描述不符合」(46.3%)、以及「線上履歷表格不符合自己的需求」(38.1%)。除了增加工作機會的刊登外,建議「人力銀行網站」業者可致力於提升搜尋品質,並針對工作條件確實與否進行把關,以吸引更多求職者刊登履歷 。
雇員三四月湧現轉職潮 求職考量薪水福利優先
在調查當中針對公司雇員(N=2866)進行調查,發現有28.4%的網友計畫在今年(2007年)轉換跑道,而一年後也沒有打算離職的網友則占39%。顯示就業市場上,約有六成的職業流動人口;而轉職高峰期約是在上半年,其中又以三四月為轉職旺季。此外研究中亦針對網友兼職行為進行調查,發現有17.6%的公司雇員表示,目前有兼職的情形。
調查中詢問今年內有計畫離職或目前正在找工作的網友(N=2426),對於未來工作的考慮條件,發現「薪水」(68.1%)是目前求職者在挑選新工作的首要標的,其次則是「公司福利與休假制度」(56.5%)、「對工作內容有興趣」(49.3%)。以目前就業狀態分析,目前為上班族的求職者格外在意「未來發展性」;而待業中的求職者則是特別注重「到工作地點的交通方便」。進一步針對理想公司類型方面進行詢問,發現「台灣上市上櫃公司」(37.4%)以及「外商公司(除日商之外)」(23.1%)為求職者心目中最想進的公司類型
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網路人力銀行已成為主力求職管道,除正職工作外,豐富的兼職資訊也漸形重要;而持續強化精準與效率的搜尋配對,才有機會保有經營優勢。在未來發展上,隨著網路影音發展成熟,視覺化資訊(如影音圖像的公司資訊)的提供,將是人力資源相關業者可切入的重點之一。再者,轉職潮具季節性,建議人力資源業者可推廣廠商刊登,以達求職平台的供需平衡。」
關於創市際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專業市場調查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最全面的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利用網路即時、一對一,且互動性高的特性,提供即時、自動且系統化的線上市場研究整合系統-IX Survey;同時建置台灣最具規模之樣本群研究調查- CyberPanel-Taiwan(目前panel規模超過10萬人),使行銷及專業人士可利用IX Survey機制隨時執行量化以及質化的研究。IX Survey的執行方式為,針對網路固定樣本群進行抽樣調查,為確保調查之代表性,受訪者需經由IX Survey所提供之帳號與密碼等安全機制登入後,方能進行線上作答。此外,創市際與日本GAIN線上市場調查公司策略聯盟,結合其規模約十萬人的固定樣本『Citizen Voice』,同時提供日本地區的市場研究調查服務,成為唯一涵蓋日本市場的panel。
未來創市際將進入中國地區發展網路市場行銷研究服務,屆時日本、台灣及中國大陸的行銷及專業人士可以簡單地透過IX Survey做即時行銷調查了解各市場的消費者特性,同時整合三個市場的CyberPanel,使網路無國界的優勢實際應用於行銷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