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案例以Segment Metrix Profile工具進行。Segment Metrix為族群傾向分析工具,以網友造訪網站的類別(Segments / Categories)做區分,每個類別的網友又依據瀏覽該類別的總使用時間作為區分,前20%為重度(Heavy)使用者,其後30%為中度(Moderate)使用者,剩下的50%則為輕度(Light)使用者,同一類別中的輕、中、重度使用者並不會互相重疊,但單一網友可以有許多不同類別的輕、中、重度使用者身分。 Read more
Media
在2012年04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電視購買行為的研究,調查期間為04月16日至04月17日,總共回收了3,517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7%,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2年3月台灣地區人口之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家中最主要使用的電視類型為? A:超過六成二的受訪者表示液晶電視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六成二的受訪者表示「液晶電視」,有超過二成九的受訪者「傳統電視」,而「電漿電視」的受訪者有5.7%。
家中最主要的電視類型為液晶電視之受訪者,以年齡層在35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之受訪者較為顯著。
家中最主要的電視類型為傳統電視之受訪者,以職業為家管、退休、待業 等其他職業狀態之受訪者較為顯著。
家中最主要的電視類型為電漿電視之受訪者,以年齡層在24歲以下或職業為學生之受訪者較為顯著。
會透過什麼通路購買購買液晶╱電漿電視?A:超過五成五的受訪者表示「連鎖家用電器行」
針對有參與選購電視的受訪者,進一步調查其購買管道,超過五成五受訪者表示為「連鎖家用電器行」;其次為「連鎖大賣場」(45.6%),第三則是「家電特賣會」(26.7%)。
選擇「連鎖家用電器行」之受訪者,以年齡層在19歲以下之受訪者較顯著。
購買液晶/電漿電視的優先考量是?A:最多受訪者選擇「價錢高低」
進一步了解受訪者購買液晶/電漿電視的優先考量因素,約三成受訪者選擇「價錢高低」;接著依序為「弁鉦臟X需求」(26.6%)以及「他人評價/自我經驗」(9.1%)。
選擇「價錢高低」之受訪者,以性別為男性、年齡層在19歲以下或職業為學生受訪者比例較為顯著。
選擇「弁鉦臟X需求」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在40歲以上或職業為家管、退休、待業 等其他職業狀態之受訪者比例較高。
表示考量因素為「他人評價/自我經驗」之受訪者,性別為女性、年齡層在30-34歲或職業為家管、退休、待業 等其他職業狀態較為多數。
在2010年12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年度最佳廣告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12月29日至12月30日,總共回收了4,174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52%,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11月台灣地區人口之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一成八受訪者認為年度最佳廣告為「大眾銀行-母親的勇氣」,詢問受訪者選擇最佳廣告的因素為何,49.6%的受訪者因為「廣告讓我印象深刻」,其次是「廣告凸顯了產品的特色」(32.0%)與「文案內容吸引人」(30.0%)。
選擇「廣告讓我印象深刻」的受訪者中,是以30-39歲比例較高。
選擇「文案內容吸引人」的受訪者中,則以40歲以上、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居多。
在哪種媒體刊登廣告較能引起您的注意?A:六成八的受訪者認為在電視的廣告較能引起注意
詢問受訪者在何種媒體上刊登廣告較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68.8%受訪者選擇認為是「電視」;其次為「網路」(29.3%);第三則是透過「報紙」(19.8%)。
「電視」較能引他們起注意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35-39歲的為主。
選擇「網路」的受訪者中,以30-34歲、居住地在中部比例較高。
何種網路廣告較能引起受訪者得注意?A:五成六的受訪者認為是「該品牌網路廣告活動頁面」
進一步調查認為網路媒體刊登廣告較能吸引注意的受訪者,哪種類型的網路廣告較能引起注意,五成六受訪者認為是「該品牌網路廣告活動頁面」,其次分別為「官方/品牌網站」(45.6%)、「部落格(無名小站/痞客邦)」(31.7%)。
選擇「該品牌網路廣告活動頁面」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40歲以上、有固定工作的族群為主。
選擇「官方/品牌網站」的受訪者,是以19歲以下族群較為顯著。
認為「部落格(無名小站/痞客邦)」較能吸引注意得則是以年齡層落在20-24歲、40歲以上區間較為顯著。
在2010年09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網路口碑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09月24日至09月25日,總共回收了4,120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52%,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08月台灣地區人口之性別及年齡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五的受訪者會相信網路口碑,其中二成九受訪者傾向相信從知識交流平台(如知識+╱維基百科)得來的網路口碑;而相信BBS╱論壇╱討論區網路口碑的受訪者有27.5%;另有26.1%的受訪者相信從專業網站(如手機王)得來的網路口碑。
相信從BBS╱論壇╱討論區得來的網路口碑受訪者中,是以29歲以下、職業為學生比例較高。
相信從專業網站(如手機王)得來的網路口碑則以30-39歲受訪者居多。
會上網蒐集口碑資訊之產品種類?A:3C用品類為最多網友會在購買前先上網蒐集口碑資訊之商品
針對相信網路口碑資訊之受訪者進行調查,暸解其在購買哪些商品時會先上網蒐集資訊,結果顯示有六成四受訪者在購買「3C用品類」產品,如筆電╱手機╱相機時,會先傾向先上網蒐集口碑資訊;其次為「美食類」(41.3%),如曙U╱小吃;第三則是「旅遊類」(38.5%),如飯店╱旅行社。
購買「3C用品類」產品前會先上網蒐集口碑資訊之受訪者,分佈是以年齡層為35-39歲比例較突出。
選擇購買「美食類」產品前會上網蒐集口碑資訊的受訪者中,以女性、30-34歲比例較為顯著。
傾向在購買「旅遊類」產品前會上網蒐集口碑資訊的受訪者中,則以30歲以上、職業為有固定工作者比例較高。
網路口碑對網友影響程度為何?A:近九成受訪者認為網路口碑對他們是「重要」的
進一步調查網路口碑對網友的影響程度為何,約有九成受訪者認為網路口碑對他們是「重要」的;其次有15.1%受訪者認為網路口碑「非常重要」
認為網路口碑「非常重要」的受訪者中,以年齡層24歲以下、學生族群偏高。
認為網路口碑「不重要」的受訪者中,則以40歲以上、有固定工作者比例較突出。
您還苦苦守在電視機前等節目開播,或是趕在影片出租店關門前租借影片嗎?透過線上影音平台,沒有觀賞的時空限制,還有更多樣化的影音內容可供觀看,也能上傳自製的影片,和網友留言、評分互動。創市際於2010年04月24日∼2010年04月25日針對台灣網友進行「線上影音使用行為」調查,共計回收4477份有效樣本,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03月台灣地區性別、年齡及網路使用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半數網友近半年內曾使用過線上影音,高達七成五的使用者一個星期至少看一次
從本次調查中發現,近半年內曾在網路上使用過「影音分享平台」或「付費使用影音收視服務平台」的比例高達56.2%,其中75.4%的網友1個星期至少使用一次!
進一步比較網友在影音分享平台上「觀賞」和「上傳」的影音檔案類型,皆以「音樂(MV) 」類型的影音為最大宗,「電影」(31.2%)則是次多網友觀賞的類型,而「娛樂」(22.7%)是次多網友上傳的類型。相較之下,雖然觀賞電影的網友比例頗高,但上傳的人數或數量卻較少(10.9%),這種有較大比例差距的情形,也呈現在「電視節目」和「戲劇/偶像劇」上,顯示這些類型的影音檔案上傳來源或數量可能較少,可是卻是觀看者喜愛觀看的類型。

三成網友會付費使用線上影音平台 電影動畫和日劇最受歡迎
近半年內曾在網路上使用過影音分享平台的受訪者中,有29.4%的網友近半年內曾有付費使用影音收視平台的經驗。其中最多網友觀賞的類型為「西洋電影」(24.8%),其次則是卡通動畫(18.7%)和日劇(14.3%)。和前項分析相較之下,可以發現網友願意付錢觀賞的影音,正是上傳和觀賞人數落差較大的類型,顯現出線上影音的需求和商機。

關於創市際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專業市場調查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最全面的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創市際以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網路使用者固定樣本群 (ARO Panel) 為研究基礎,配合該公司發展的專利技術NetRoverTM,提供全方位的網路市場第三者公正數據 -Access Rating Online (ARO 網路測量研究),分析網友的網上活動及使用行為,涵括完整且深入的量化的研究。創市際獨家提供測量型態的台灣網路使用行為分析(Internet Audience Measurement),成為台灣地區網路媒體市場上唯一的第三公正數據提供單位。
創市際將傳統市場調查的研究方法,建立於網際網路上。利用網路即時、一對一,且互動性高的特性,提供即時、自動且系統化的線上市場研究整合系統-IX Survey;建置台灣最具規模之panel研究調查CyberPanel-Taiwan。使行銷及專業人士可利用IX Survey機制隨時執行量化以及質化的研究。
此外,創市際將結合ARO網站觀察與Survey消費者行為等各項指標,一同觀測網路上最新的市場動態與趨勢,未來創市際將提供您即時的網路市場行銷研究服務,讓您更加瞭解市場發展與消費者特性並實際應用於行銷決策上。
在2010年03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上網行為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03月19日至03月20日,總共回收了4,970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39%,再依照行政院主計處2010年02台灣地區性別及年齡的上網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調查結果顯示,上個月(2月份)曾瀏覽過的網站類型,以「入口網站」(72.8%)的比例最高,其次則為「搜尋引擎」(53.9%),也有將近五成(48.1%)的受訪者表示2月份曾瀏覽過「部落格」。
2月份曾瀏覽過「入口網站」的受訪者中,以30-39歲傾向較高。
2月份曾瀏覽過「搜尋引擎」的比例居第二,受訪者人口結構的分佈則相當平均。
2月份曾瀏覽過「搜尋引擎」的比例居第二,受訪者人口結構的分佈則相當平均。
2月份曾經使用過的即時通訊軟體?A:MSN比例最高
調查受訪者在2月份所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當中,以「MSN」(51.9%)的比例最高,其次為「Yahoo!奇摩即時通」(50.0%),第三則是「Skype」(21.1%)。
使用「MSN」的受訪者以20-34歲,居住在北部地區或教育程度為大學及碩士以上的比例較高。
使用「Yahoo!奇摩即時通」24歲以下,職業為學生,教育程度為國高中職的傾向程度較高。
35歲以上較高年齡層的族群相較於全體受訪者,較多使用「Skype」,以教育程度來看,碩士以上學歷的比例較高。
相較去年,今年減少瀏覽的網站類型或服務? A:「我今年沒有減少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的比例最高
調查受訪者相較2009年,今年減少瀏覽的網站類型或服務有哪些。結果顯示,多數人表示「我今年沒有減少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38.1%),減少瀏覽比例最高的為「網路拍賣」(12.9%),其次為「部落格」(11.6%)。
「我今年沒有減少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的受訪者人口結構分佈都相當平均,表示大部份人瀏覽的網站或使用的服務,和去年相較並無太大差異。
「網路拍賣」則為有減少特定網站類型的瀏覽情況當中排名第一,並無特定族群有較高傾向程度的情況。
相較去年,今年增加瀏覽的網站類型或服務? A:「我今年沒有增加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的比例最高
與今年減少瀏覽哪些類型的網站結果相符,選擇「我今年沒有增加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31.5%)的受訪者比例最高。選擇今年增加瀏覽各種類型網站的受訪者當中,以增加瀏覽「社交網站」(18.2%)的比例最高,其次為「入口網站」(17.5%),「網路拍賣」(14.8%)則排名第三。
選擇「我今年沒有增加瀏覽各種類型的網站」受訪者的人口結構相當平均,無特定族群有顯著差異。
增加「社交網站」瀏覽的受訪者當中,以25-29歲比例最高。在上題選擇今年沒有減少網站瀏覽各種網站的人,有部分人表示今年增加了「社交網站」的瀏覽,此類傾向較其他類型的網站為多。
平時「一面使用網路」,一面從事的活動?A:以「聽音樂」的比例最高
受訪者「一面使用網路」,一面從事的活動當中,以「聽音樂」(47.3%)的比例最高,其次則是「吃東西/喝飲料」(44.9%),第三則為「看電視」(30.3%)。
一面使用網路,一面「聽音樂」的受訪者當中,以24歲以下或學生的比例較高。
一面使用網路同時「吃東西/喝飲料」,以女性或20-24歲的受訪者傾向程度較高。
使用網路同時看電視的受訪者,以30-34歲者的比例最高。
「近一個月內」平均使用網路頻率? A:一天1次(含)以上比例最高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在2009年12月,針對全體網友進行了一項網路廣告意向的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12月26日至12月28日,總共回收了4,969份有效樣本,且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39%,再依照2009年12月網路人口結構進行加權。
調查發現,有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在近一個月內平均使用網路頻率以1天1次(含)以上的比例最高(82.8%),其次則為2~3天1次(9.2%),第三則是4~5天1次(4.3%)。
經由交叉分析發現使用網路頻率以「1天1次(含)以上」的受訪者中,以男性、25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的傾向較高。
使用網路頻率「2~3天1次」的受訪者中,則是以女性、19歲以下或學生比例較高。
使用網路頻率「4~5天1次」則以19歲以下或學生的受訪者比例較多。
「近一個月內」平均在網路上購物的頻率?A:1個月以上1次╱或更久1次
受訪者中近一個月內平均在網路上購物的頻率為一個月以上1次/或更久1次的比例最高(47.0%),其次為一個月以內1次(20.5%),第三則是2星期內1次(12.7%)。
近一個月內平均在網路上購物的頻率為「一個月以上1次/或更久1次」的受訪者以男性、19歲以下或學生的比例較高,其中使用網路頻率則以「2∼3天1次」或「1星期以上1次╱或更久才使用1次」有顯著差異。
近一個月內平均在網路上購物的頻率為「一個月以內1次」則是以30-34歲的受訪者比例較多,其中使用網路頻率則以「1天1次(含)以上」的傾向較高。
近一個月內平均在網路上購物的頻率為「2星期內1次」以35-39歲或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傾向較高,其中使用網路頻率則以「4∼5天1次」的比例較多。
是否曾主動點選過「網路廣告」? A:將近六成受訪這會主動點選網路廣告
受訪者是否會主動點選網路廣告?調查結果發現有將近六成會主動點選網路廣告(58.2%),但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表示不曾點選過網路廣告,但還是會注意到網路廣告(30.7%),僅約有一成的受訪者表示不會點選也不會注意到網路廣告(11.1%)。
「曾主動點選過網路廣告」的受訪者以女性、30-34歲、40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傾向較高。
「不曾點選也不會注意網路廣告」則是以男性、19歲以下或學生的比例較高。
主動點選網路廣告的原因?A:因為「有趣」的比例最高
深入調查受訪者會主動去點選網路廣告的原因為何?結果顯示,因為「廣告有趣」而去點選之比例最多(63.4%),其次則因為「優惠訊息/促銷活動/抽獎資訊」而去點選廣告(57.6%),第三則為因「廣告符合所需之資訊或服務」(57.1%)而去點選廣告。
因為「廣告有趣」或「廣告符合所需之資訊或服務」而點選的受訪者以35-39歲的比例較高。
較常點選哪些網路平台的網路廣告?A:一般入口網站比例最高
而受訪者又是從哪些網路平台去點選網路廣告的呢?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較常藉由「一般入口網站」(81.9%)平台去點選網路廣告,其次則為「搜尋引擎」(24.6%),第三則為「部落格/個人網站」(22.4%)。
透過「搜尋引擎」以40歲以上的比例較高。
透過「部落格/個人網站」則是以24歲以下的受訪者的傾向較高。
通常點選下列哪種形式的網路廣告?A:動畫廣告比例最高
各種宣傳手法都有,廠商為了達到成效因此無所不用其極,努力創造更多更新穎的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但消費者都常點選哪類的網路廣告呢?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五成的受訪者表示較常點選「動畫類廣告」(50.9%),其次則為「橫幅廣告」(43.9%),第三則是「關鍵字廣告」(29.6%)。
點選「動畫廣告」以19歲以下或學生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點選「橫幅廣告」則是以30-39歲的傾向較高。
點進網路廣告,卻發現內容不是自己需要的資訊之頻率?A:偶爾發生
調查發現,有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表示偶爾會發生點選進廣告後,發現內容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資訊(53.7%),其次則是有將近四成的受訪者表示點選進廣告後,發現內容不是自己所需要資訊之頻率為經常發生(38.1%)。
頻率為「偶爾發生」以男性、有固定工作者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頻率為「經常發生」的受訪者以35歲以上的傾向較高。
不點選網路廣告的原因?A:怕網路廣告有夾帶病毒比例最高
調查發現,受訪者表示不會點選網路廣告的原因以「怕網路廣告有夾帶病毒」最高(43.4%),其次則為「延長開網頁時間」(43.2%),第三則為「不喜歡看廣告/對廣告沒興趣」(32.5%)。
原因為「怕網路廣告有夾帶病毒」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高。
原因為「延長開網頁時間」以20-24歲的比例較高。
原因為「不喜歡看廣告/對廣告沒興趣」則是以學生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入口網站上之廣告多寡,會影響瀏覽網站的意願?A:超過五成受訪者表示會比較不想造訪該網站
調查發現,有將近五成受訪者表示入口網站之廣告多寡會影響到受訪者比較不想造訪該網站(50.3%),也有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入口網站之廣告多寡是不會影響受訪者造訪該網站(42.8%),也有不到一成的受訪者表示會更想造訪該網站(6.8%)。
「會更想造訪該網站」以學生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比較不想造訪網站的原因?A:彈跳式廣告,會遮賒鴠賒n看的資訊比例最多
更深入調查,受訪者會因為入口網站上廣告的多寡,而比較不想造訪該網站的原因,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主要是因為有些「彈跳式廣告,會遮賒鴠賒n看的資訊」(65.3%),其次則為「廣告太多,會感覺圖片一直閃爍眼睛不舒服」(55.9%),第三為「網站版面太過雜亂/繁多,不容易找到需要的資訊」(55.1%)。
「彈跳式廣告,會遮賒鴠賒n看的資訊」以35-39歲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廣告太多,會感覺圖片一直閃爍眼睛不舒服」以女性、19歲以下傾向較多。
「網站版面太過雜亂/繁多,不容易找到需要的資訊」以30-34歲的比例較高。
創市際於2009年9月下旬針對台灣網友進行口碑調查,執行日期為2009年09月23日∼2009年09月24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網友,共計回收6366份有效樣本,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1.23%。
抽獎活動或折扣訊息最吸引網友
架了網站、辦了活動,卻不知道如何吸引網友前來共襄盛舉嗎?六千多位網友中,有51.6%表示有「抽獎活動或折扣訊息」是讓他們願意造訪從未去過網站的首因,「家人朋友的建議」(44.7%)居次,四成受訪者也表示若該網站「與要搜尋的議題相關」,則會進而拜訪。
「3C用品類」(63.1%)獲得最多網友同意,在購買前會十分重視網路口碑,想要上網蒐集相關資訊,其次如「美食類」(50.6%)和「旅遊類」(40.8%)都有不少網友在下消費決策前會先上網瀏覽相關資訊。

八成網友會受網路口碑影響
有八成網友表示網路口碑對他們來說相當重要,且會受其影響。除了會上網搜尋網友的使用心得之外,其中六成網友也會寫下自己的使用經驗,對商品做出評論 。
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網路的助長下,口碑的傳播更是快速,從網路口碑為國片《海角七號》及《聽說》帶來龐大票房之例,便再次驗證了好的口碑可以為企業帶來無限商機。」
關於創市際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專業市場調查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最全面的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創市際以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網路使用者固定樣本群 (ARO Panel) 為研究基礎,配合該公司發展的專利技術NetRoverTM,提供全方位的網路市場第三者公正數據 -Access Rating Online (ARO 網路測量研究),分析網友的網上活動及使用行為,涵括完整且深入的量化的研究。創市際獨家提供測量型態的台灣網路使用行為分析(Internet Audience Measurement),成為台灣地區網路媒體市場上唯一的第三公正數據提供單位。
創市際將傳統市場調查的研究方法,建立於網際網路上。利用網路即時、一對一,且互動性高的特性,提供即時、自動且系統化的線上市場研究整合系統-IX Survey;建置台灣最具規模之panel研究調查CyberPanel-Taiwan。使行銷及專業人士可利用IX Survey機制隨時執行量化以及質化的研究。
此外,創市際將結合ARO網站觀察與Survey消費者行為等各項指標,一同觀測網路上最新的市場動態與趨勢,未來創市際將提供您即時的網路市場行銷研究服務,讓您更加瞭解市場發展與消費者特性並實際應用於行銷決策上。
電腦與網路多工普及? A:67.5%的網路和49.1%的電腦使用者表示經常同一時間處理很多事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在2009年10月,針對媒體的弁銃i行了一項調查研究,調查期間為10月1日至10月3日,總共回收了5,305份有效樣本。研究發現,約五成(49.1%)的受訪者表示「經常」利用電腦處理釵h不同的事情,高達六成七的受訪者表示「經常」使用做很多不同的事。
經由交叉分析後發現「經常」用電腦做很多不同的事情的受訪者以20-29歲有較高的傾向。
受訪者取得汽車相關資訊的管道? A:電視廣告和網路為主要資訊來源
受訪者得到汽車的相關資訊管道前四名為「電視廣告」(39.9%)、「網路」(38.6%)「雜誌」(35.1%)和「親友的經驗分享/親友意見」(31.9%)的傾向較高。
資訊來源主要為「網路」的受訪者以男性的傾向較高。
參考「雜誌」的受訪者以40歲以上的傾向為高。
上網是否會因為從事其他活動而錯過網頁資訊或廣告?──過六成五(67.2%)的受訪者表示會影響
對於一面使用網路一面從事其他的活動,是否會讓受訪者比較容易忽略網頁上的資訊或廣告的問題中,有(67.2%)的受訪者覺得會受到影響;表示不會因此而受影響的受訪者則有(32.8%)。
一面使用網路一面做什麼? A:聽音樂的比例最高
據調查,受訪者使用網路時會一面「聽音樂」(58.8%)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別為「吃東西/喝飲料」(56.9%)、「看電視」(40.8%)等。
使用網路時會一面「聽音樂」的受訪者以24歲以下或學生受訪者的傾向較高。
會邊「吃東西/喝飲料」邊上網的受訪者以女性受訪者有較高的傾向。
一邊使用網路一邊「看電視」的受訪者以30-34歲的受訪者有較高的偏好。
一面使用電視一面做什麼? A:大部分的網友邊看電視邊吃東西╱喝飲料
在電視媒體的使用情況中,排名前三名分別為「吃東西/喝飲料」(64.8%)、「上網」(37.3%)、「講手機」(34.7%)等三件事為網友較常邊看電視時邊做的。
會邊「吃東西/喝飲料」邊看電視的受訪者以女性居多;依媒體同時使用頻率給分。
會同一時間看電視與「上網」的受訪者以30-39歲的受訪者有較高偏好。
一面聽廣播一面做什麼? A:有24.9%的受訪者以為上網的比例最高
「上網」(24.9%)、「吃東西/喝飲料」(24.1%)、 「駕駛/乘坐交通工具」(16.0%)、「打掃/整理家務」(16.0%)為網友最常在聽收音機時做的事情。
邊聽收音機邊「上網」的受訪者以40歲以上的受訪者比例較高。
「吃東西/喝飲料」也是40歲以上的受訪者在聽收音機時會同時做的事。
在「駕駛/乘坐交通工具」則是以30歲以上的受訪者比例較高「打掃/整理家務」的顧客則是40歲以上的受訪者在聽收音機時會同時做的事。
一天平均不到一小時的媒體使用狀況? A:實體報章雜誌比例最高
在關於受訪者平均一天使用各媒體的時間方面來說,在使用程度不到一小時的狀況來說以「雜誌」(62.8%)、「報紙」(62.2%)和「手機」(53.4%)的比例較高。
「手機」又以30歲以上的受訪者傾向較高。
2009年07月24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網路廣告意向調查。
創市際於2009年7月初針對台灣網友進行電視購物調查,執行日期為2009年07月01日∼2009年07月02日,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網友,共計回收5,855份有效樣本。研究分析發現,會主動點選網路廣告的比例下降,但消費者若看到喜歡的商品仍會購買,商品/服務內容才是吸金主因。
網路廣告──只看不點?
創市際將今年七月初做的網路廣告意向調查和去年底十月所做的網路廣告意向調查比較,發現曾主動點選網路廣告的比例下降了16.2%,而雖然不點選但會注意網路廣告的比例上升了15.1%,其主因為「怕網路廣告有夾帶病毒」(43.8%)、「延長開網頁時間」(42.1%)。
而「有時會看到有趣的廣告」(71.6%)、「廣告中常有優惠訊息/促銷活動/抽獎資訊」(69.0%)則是受訪者會主動點選網路廣告的兩大誘因。
網友最常點選網路廣告的平台依舊以「一般入口網站」(85.1%)為最多,但「部落格」及「搜尋引擎」亦各有26.8%、20.5%的點擊比例,進一步交叉分析還可發現會點選「部落格」上的廣告以24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有較高的傾向,而較常點選刊登在「搜尋引擎」上之廣告的受訪者則以35歲以上的成熟族群傾向較高。

六成受訪者會點選網路廣告並進而購物
有91.8%的受訪者曾經發生過點選進網路廣告後,卻發現內容非本身所需資訊的經驗;進一步詢問受訪者點入網路廣告後,購買該商品/服務的情況,結果在「若看到喜歡的商品即會購買」略有成長(「若看到喜歡的商品即會購買」之族群,加上「固定會看網路廣告並購買」的受訪者,共計有66.0%)。
究竟什麼形式或什麼類型的網路廣告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呢?根據調查顯示,有54.9%的受訪者會被「動畫廣告(flash)」吸引,其次為「橫幅廣告(banner)」,有46.5%的吸睛度,關鍵字廣告則以30.6%站上第三名。
在網路廣告的類型方面,「購物折扣資訊」以70.9%榮登寶座,「商品介紹/展示資訊」(54.6%)、「各類活動資訊」(44.7%)居次。

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表示:「數位時代的來臨,讓網路幾乎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而網路廣告占所有廣告支出的比重也呈現逐年上升,如何掌握消費趨勢與行為,更是在這個數位行銷時代所需鑽研的課題。」
關於創市際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專業市場調查研究,透過網際網路提供最全面的網路使用行為及生活型態研究數據。創市際以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網路使用者固定樣本群 (ARO Panel) 為研究基礎,配合該公司發展的專利技術NetRoverTM,提供全方位的網路市場第三者公正數據 -Access Rating Online (ARO 網路測量研究),分析網友的網上活動及使用行為,涵括完整且深入的量化的研究。創市際獨家提供測量型態的台灣網路使用行為分析(Internet Audience Measurement),成為台灣地區網路媒體市場上唯一的第三公正數據提供單位。
創市際將傳統市場調查的研究方法,建立於網際網路上。利用網路即時、一對一,且互動性高的特性,提供即時、自動且系統化的線上市場研究整合系統-IX Survey;建置台灣最具規模之panel研究調查CyberPanel-Taiwan。使行銷及專業人士可利用IX Survey機制隨時執行量化以及質化的研究。
此外,創市際將結合ARO網站觀察與Survey消費者行為等各項指標,一同觀測網路上最新的市場動態與趨勢,未來創市際將提供您即時的網路市場行銷研究服務,讓您更加瞭解市場發展與消費者特性並實際應用於行銷決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