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09年03月30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網路廣告意向與各類媒體關鍵字追蹤調查。
-->
關於創市際
台北,2009年03月30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網路廣告意向與各類媒體關鍵字追蹤調查。
-->
關於創市際
求職管道: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8年12月調查民眾就業計畫,在2506位有固定工作的受訪者中,有63.3%表示目前的工作是透過「104人力銀行」獲得,其次為「1111人力銀行」、「透過親友介紹」、「看報紙/雜誌」、「全國就業e網」。
在琳瑯滿目的各種求職管道中,透過哪些管道求職效果會較好呢?此次調查中也特別訪問網友,70.8%受訪者認為透過「104人力銀行」的求職效果最好,其次為「1111人力銀行」、「透過親友介紹」、「全國就業e網」、「看報紙/雜誌」。其中:
「104人力銀行」以30-3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一般白領職員偏好度較其他職業位置高。
「1111人力銀行」以中階主管、高階主管/負責人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全國就業e網」以藍領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看報紙/雜誌」、「政府就業輔導機構」以40歲以上,職業位置以藍領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經濟不景氣環境下的職涯規劃:在這一波金融海嘯的影響下,對職場人士的職涯規劃產生什麼影響?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以「培養第二專長」為首選,其次為「想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加強外語能力」、「專業證照的考取」。認為「沒有任何影響」佔20.3%。其中:
「培養第二專長」以24歲以下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尋求第二份工作/兼差」以設計工作/藝術創作人士的偏好度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加強外語能力」以20-29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專業證照的考取」以20-2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沒有任何影響」以35歲以上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以高階主管/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士的傾向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企業因應不景氣的政策:本次調查有固定工作者表示,企業因應不景氣的政策以「人事凍結/遇缺不補」最多,其次則是「減少公司福利」、「停辦尾牙」、「實施無薪休假」。
企業政策下的職涯規劃:根據公司有採取因應景氣政策的受訪者意見,他們以「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為最主要的職涯規劃,其次為「留在原公司,並安排私人活動」、「努力上班求表現」、「到其他公司工作」。
「留在原公司,但會尋找副業/兼差」以20-24歲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有休無薪假受訪者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留在原公司,並安排私人活動」以設計工作/藝術創作人士的偏好度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努力上班求表現」以中階主管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到其他公司工作」以20-24歲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創市際就業計畫篇完整分析報表」購買明細表: |
購買項目 |
含稅定價(NT$) |
調查內容分析報告 |
|
單題百分比分析 |
NT$500 |
兩題目交叉分析 |
NT$1,000 |
完整分析報告 |
|
統計分析報表(Excel格式) |
NT$10,000 |
圖表式分析報告(Power point格式) |
NT$30,000 |
※「調查內容分析報告」是針對調查中特定題目的百分比分析, |
|
※「完整分析報告」主要包含(1)各題目百分比分析、(2)基 |
![]() |
![]() |
![]() |
![]() |
var site=”sm2insightxplorer” |
電視為關鍵字廣告最活絡的平台: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關鍵字廣告以「電視」播出的效果最能受到注目,其次是「網路」。
與年齡、職業身份的交叉分析發現,最常透過「電視」接觸關鍵字廣告以19歲以下,學生的傾向相對較高。最常透過「網路」的受訪者以40歲以上族群的傾向相對較高。
受訪者最常點選非付費廣告區塊:看完關鍵字廣告曾上網搜尋關鍵字的受訪者中,以「藍色自然搜尋結果區塊」的點擊率最高(97.8%),「綠色廣告區塊」的點擊率較低(71.8%)。
各年齡交叉分析發現,「紅色或綠色廣告區塊」以30歲以上的點擊率較高;又「紅色廣告區塊」以40歲以上的點擊率較高。
關鍵字廣告搜尋行為的因素:看過關鍵字廣告後,之所以會上網搜尋以「促銷活動內容」為主要原因(52.8%),其次為「商品/服務本身」(39.9%)、「廣告內容」(38.7%)。
至於不會上網搜尋以「因為關鍵字本身」的比例最高(38.8%),其次為「廣告內容」(34.2%)、「商品/服務本身」(31.8%)。
「手機」最能吸引消費者上網搜尋關鍵字:最能吸引受訪者上網搜尋關鍵字的產品類型為「手機」(42.5%),其次為「網路遊戲」(32.9%)、「電腦」(29%)
「手機」、「網路遊戲」以19歲以下,學生族群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金融理財服務」以男性,30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一般入口網站為網友最常點選網路廣告的平台:全體受訪者中,有3867位受訪者曾主動點選網路上的廣告。其中,受訪者較常點選的網路平台為「一般入口網站」(82.8%),其次為「部落格/個人網站」(27%)、「搜尋引擎」(24%)。
經由「部落格/個人網站」點選網路廣告以20-24歲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職業方面以學生的傾向相對較高。
藉由「搜尋引擎」點選網路廣告以男性,35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的傾向相對較高。
網路廣告資訊偏好 |
廣告類型以「購物折扣資訊」最能吸引消費者目光:最能吸引受訪者點擊的廣告類型為購物折扣資訊(71.5%),其次為「商品介紹/展示資訊」(58.2%)、「各類活動資訊」(49.8%)。
「購物折扣資訊」在性別方面以女性的點擊率較高,年齡以30-34歲的點擊率較高。
「商品介紹/展示資訊」以35-39歲的點擊率較高。
「旅遊景點資訊」以40歲以上,或有固定工作者的點擊率較高。
「線上遊戲資訊」以男性、19歲以下,或學生的點擊率較高。
消費意願及品牌態度 |
六成網路廣告瀏覽者,有可能購買廣告商品:會瀏覽網路廣告的受訪者中,有62.6%若看到喜歡的商品會購買,其中以40歲以上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
網路廣告對企業的形象及商品服務的價值皆有提升作用:全體受訪者中,59.5%認為網路廣告可以提升商品/服務的價值,58.8%認為可以提升企業/公司的形象。
在拍賣網站「買」或「賣」商品經驗:根據調查民眾是否曾經在拍賣網站上「買」、「賣」經驗的問卷資料顯示,有81.9%的受訪者「曾經在拍賣網站上買過商品」,另外有39.1%的受訪者「曾在拍賣網站上賣過商品」,另外有14.1%的受訪者「不曾在拍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
將受訪者問卷資料與受訪者年齡、職業做交叉分析發現,「25-34歲」、「有固定職業」的受訪者傾向「曾經在拍賣網站上賣過商品」。
另外,受訪者年齡區間在「19歲以下」、「40歲以上」的受訪者則是較傾向「不曾在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
不曾在拍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的原因:在全體受訪者中,有828位受訪者表示「不曾在拍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其中有59.9%的受訪者「害怕遇到網路詐騙」,有55%「擔心收到的商品跟網路上看到的不一樣」,另外有54.3的受訪者「擔心網路交易糾紛(錢匯出但收不到商品)」,其他「不曾在拍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的原因則為「還是習慣親眼看到商品」、「擔心個人資料外洩」、「覺得在拍賣網站的購物成本較高(要加運費)」。
根據「不曾在拍賣網站上進行買賣交易」的受訪者交叉資料發現,「20-24歲」的受訪者較傾向「還是習慣親眼看到商品」。
另外,「女性」、「20-24歲」的受訪者則是偏好認為透過拍賣網站買賣交易會「擔心收到的商品跟網路上看到的不一樣」。
「30-34歲」的受訪者則是傾向「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以及偏好「害怕遇到網路詐騙」。
而「女性」、「30-34歲」的受訪者傾向「擔心網路交易糾紛(錢匯出但收不到商品)」,「35-39歲」的受訪者則是偏好「擔心網路交易糾紛(錢匯出但收不到商品)」。
最後,「女性」、「20-24歲」、「35-39歲」的受訪者則是傾向「覺得在拍賣網站的購物成本較高(要加運費)」。
在拍賣網站中最常「購買」的商品類型:根據曾經在拍賣網站購買過商品的4822名受訪者資料中得知,有34.6%的受訪者最常在拍賣網站購買「女性精品與服飾」,其次則是「電腦及相關周邊商品」,佔了26.8%。其他較常在拍賣網站購買的商品類型則是「圖書雜誌文書」、「美容保養或保健商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
根據調查資料與年齡、職業交叉分析後發現,「19歲以下」、「20-24歲」以及「學生」等族群不使用手
將受訪者問卷資料與性別、年齡以及職業做交叉分析後發現,「男性」、「30歲以上」、「有固定工作者」偏好在拍賣網站購買「電腦及相關周邊商品」。
而「男性」、「40歲以上」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購買「手機及通訊產品」。
「19歲以下」的受訪者較傾向購買「手錶及流行飾品」。
「女性」、「20-24歲」則是偏好在拍賣網站購買「女性精品與服飾」。
「40歲以上」的受訪者則是在拍賣網站上傾向購買「食品或地方特產」以及「水晶/寶石或藝術品」。
「男性」則是在拍賣網站上較傾向購買「男性精品與服飾」、「運動與戶外休閒商品」以及「汽機車用品」。
另外,年齡在「30-39歲」、職業類別為「其他」的受訪者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購買「嬰幼兒用品」。
「35歲以上」的受訪者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購買「日常生活用品」。
在拍賣網站中最常「拍賣」的商品類型:根據曾經在拍賣網站「拍賣」過商品的受訪者資料中,有31.4%的受訪者曾經在拍賣網站「拍賣」過「圖書雜誌文書」,另外有26.6%的受訪者曾經「拍賣」過「女性精品與服飾」,而有21.6%的受訪者「拍賣」過「日常生活用品」類商品,其他較常在拍賣網站被拍賣的商品類型則是「電腦及相關周邊商品」以及「美容保養或保健商品」。
交叉分析後發現,「男性」偏好在拍賣網站上拍賣「電腦及相關周邊商品」,另外「35歲以上」的受訪者較傾向拍賣「電腦及相關周邊商品」。
而「男性」、「40歲以上」的受訪者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拍賣「手機及通訊產品」類商品。
「19歲以下」的受訪者則是較傾向在拍賣網站拍賣「手錶及流行飾品」、「玩具與電玩寶物」以及「音樂或影片VCD/DVD」。
另外,性別為「女性」、職業類別為「其他」的受訪者則是偏好在拍賣網站拍賣「女性精品與服飾」。而「女性」受訪者也較傾向拍賣「美容保養或保健商品」。
交叉資料中也發現到「40歲以上」的受訪者較傾向在拍賣網站拍賣「家電商品」。
年齡在「20-24歲」、職業類別為「學生」的受訪者則是較偏好拍賣「圖書雜誌文書」類商品。
年齡在「30-34歲」、職業類別為「其他」的受訪者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拍賣「嬰幼兒用品」。
「35歲以上」、職業類別為「其他」的受訪者則是傾向在拍賣網站拍賣「日常生活用品」。
台北,2009年02月27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台灣地區飲料消費調查。。
-->
關於創市際
研究內容摘要
情人節篇 |
情人節的活動,其中有8成的人表示會購買情人節禮物 「會安排過情人節」的受訪者,以35歲以上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 情人節活動計畫:會安排過情人節的受訪者中,有62.1%的受訪者表示在情人節時計畫「外出用嚏v, 其次則是「看電影」、「逛夜市」。 其中,計畫「看電影」的受訪者,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其他年齡高,學生的傾向較其他職業身份高。 計畫「逛夜市」的受訪者,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高。 情人節希望收到的禮物:在情人節希望收到的禮物方面,「巧克力」、「飾品」、「數位3C產品」是 受訪者期望收到的禮物前三名。 其中,希望收到「巧克力」的受訪者,年齡以19-24歲的傾向較高,職業身份以學生的傾向較高。 希望收到「飾品」的受訪者,女性的傾向較男性高,年齡以19-24歲的傾向較高,職業身份以學生的傾向 較高。 禮物資訊蒐集方式:會購買情人節禮物的受訪者中,主要以「商品DM」做為禮物資訊蒐集方式,其次 為「網路通路的商品展示/說明」。 透過「網路通路的商品展示/說明」來蒐集禮品資訊的受訪者,以30-39歲受訪者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 藉由「親朋好友推薦」的受訪者,年齡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高,職業身份以學生的傾向較高。 依「自己使用經驗」做為禮物購買參考的受訪者,以19歲以下的傾向較其他年齡層高。 禮物購買管道:在禮物購買管道方面,有46.6%的受訪者表示會考慮從「百貨公司專櫃」購買情人節禮 物,其次則為「品牌專營店面」與「網路購物中心/網路拍賣/專門購物網站」。 |
台北,2009年02月12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台灣地區情人節活動計畫調查。。
-->
關於創市際
台北,2009年01月19日-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於今日公佈台灣地區新年消費調查-年菜、伴手禮篇。。
-->
關於創市際
研究內容摘要
伴手禮選購篇 |
購買伴手禮: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9年01月調查年菜購買意願,有56.5%的受訪者表示今年有購 買伴手禮贈送親友的意願;在伴手禮種類的選擇上,以「糖果/糕餅/零食」為最受歡迎的伴手禮,其次為 「水果」、「乾貨」、「補品/健康食品/健康飲品」、「酒類」。 「糖果/糕點/零食」以20-24歲受訪者的偏好度較其他年齡層高。 「水果」以40歲以上的偏好度相對較高。 伴手禮選購條件:伴手禮為拜訪親友時的禮品,而網友們如何挑選適合的伴手禮呢?調查結果發現網友 們最重視的伴手禮條件是「禮品實用性」,其次為「價錢」、「購買方便性」、「禮品代表意義」。 35-39歲的受訪者較其他年齡層著重伴手禮的「禮品實用性」。 何處購買伴手禮?: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偏好至「量販店」、「一般超市」、「便利商店」、「軍公教 福利社」、「生活百貨商店」、「入口網站購物頻道」購買伴手禮。 當購買「糖果/糕餅/零食」,受訪者最偏好至「便利商店」購買。 當購買「水果」時,「一般店家/攤販」的偏好度最高 如果要購買「補品/健康食品/健康飲品」,「藥妝店」是各通路的首選,其次為「入口網站購物頻道」、 「專門購物網站」。 |